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技之城手机背景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科技之城手机背景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合肥为什么叫科教之城?
合肥是与上海张江、北京怀柔并称的全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拥有包括中科大在内的54所大中专院校,比南京多7所,比杭州多21所,在省会城市中,能排入前三。合肥是除北京之外中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三大科学装置全部设立在合肥,英国《自然》杂志连续两年将合肥基础科研实力排在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
合肥市可以说是“科技之城”,但尚不能被称为“科技之都”。当然,合肥坐拥的中科大还是很牛的,科学岛上建有一个有“人造小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如果技术最后成了,确实会改变世界能源格局,那时再称合肥为“科技之都”也不迟。
合肥是除首都北京以外,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合肥。
另外,合肥拥有“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合肥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合肥)同步辐射实验室”、“国家(合肥)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国家重点科研设施及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等离子所已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国际***的主要参加单位。
中国科技大学为什么选择了建在合肥?
我流离失所的时候,河南不要,江西不收,你腾出合肥师院的校舍供我安家…
八十年代电力紧缺,你一纸公告下来,声明:宁可市***停电,也要保证中科大教学科研的正常用电…
我的学子来自五湖四海,北方的同学受不了合肥冬天的湿冷。在市里没有集中供暖的条件下,你单单给科大安上了暖气…
北上广财大气粗,引进天下英才。为了吸引更多的牛人,你修建了专门的人才公寓-科大花园,让我历年青千引进数目名列国内高校前矛…
在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紧张,北京高校开始往内陆省份转移。一开始,中科大选择在河南省,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当时,安微省委第一书记***看到这个机会,积极申请,最终将这所名校落户在合肥市。
一开始,安徽省想让中科大迁往安庆,但是校方不同意。无奈,安徽省领导指示,腾出位于合肥的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校舍,来安置中科大。而当时的合肥师范学院则迁到了芜湖,为现今的安徽师范大学。
可以说,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当时,本省的合肥师范学院师生迁往外地,仅仅为一个“外来户”,本校师生们以及学生家长,社会舆论对此有意见。但是,无论过程如何艰辛,困难如何大,最终中科大在安徽落脚,并且是永远在合肥扎根。另一所安徽师范大学目前发展也很好。
以后的事情超出大家的预料。高等教育特别是名校开始对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也是当初两省的领导没有想到的。
(关注合肥生活妹,查看更多答案!)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关于中国科技大学后期选址的争论一直存在,其中比较核心观点就是"河南省当年操作不当,错失顶尖大学,至今仅有一所211院校,而没有985大学。"当然,郑州大学在合并组建后,发展较快,在2017年9月也顺利入选世界一流大学B类。
当年,中科大考察的河南省地址是南阳,但是那时候的南阳真心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条件接受中科大的师生。另外,当时的长沙等地在接受了其他的"五七干校"等院校后,可提供的条件也有限。
就小西知道的,1969年全国性战备过程中,首都高校大规模迁往内地,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搬迁的地址是河南省固始县,师生1000余人安置在固始十中、西关大队、拉丝厂等地(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少都知晓)。但是在70年8月的时候上级宣布学校停办,1***2年在北京复校。哪怕时间仅仅只有短短的10个月,可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校史上,就有固始和固始人民的支持。
举这个例子,小西的重点是想说,当时的大环境下迁出的高校很多,如何能留下高校才是一个省、城市的能力和魅力。
当时,校革委会派人考察河南南阳基地后,认为南阳山区、丘陵地带开办基地(学校、工厂、农场、科研单位的***体)存在问题,难度非常大,后考虑将中科大战略疏教到安徽省安庆市,先期900余人安置在当时安庆市党校的三层小楼,条件的确很艰苦,后续师生意见较大。
后到合肥的安徽省革委会反馈情况时,在原合肥师范学校的校址办学,部分人员分散到淮南、马鞍山、铜陵等厂矿,在1***0年基本完成搬迁,据流出的资料显示当时的搬迁费就高达77万元,搬迁过程中仪器损失超过6成,老师流失过半,如72年全校讲师人数不足100,在经过艰困的"七五"、"八五"国家重点建设计划后,再次成为世界知名大学。
在后续过程中,中科大也有过回北京复校的意愿,不过安徽省、合肥市在学校整个办学过程给人、给地、给钱,扶持力度前所未有,如中科大通暖气的时候,市***还没有。
在学校的发展中,离不开地方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区域的优质高校多。如在近10余年的发展中,兰州大学等就深受地域发展的限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技之城手机背景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技之城手机背景图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